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全球变化与自然资源: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
发布时间:2017-10-15 |
土地退化指人类对土地不合理利用而绿致土地质贵下降的过程,包括风蚀和 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岛然植被 的长期丧失。 (1)贫地化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使耕地减少和耕地质贽下降的过程称为贫地化。中国的国土虽然辽阔,但人口数最大,平原面积小。人均耕地只有0.1hm2,为世界人均的 40%,而且耕地质量较差,有相当多的耕地在山区或半干旱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减少了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66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于FAO确定的0.053 3hm2的警戒线。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6亿〜17亿的顶峰时,人均耕地将只有0.07hm2,减少的耕地都是集中在东部沿海平原和城市郊区的好地,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地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许多地方片面强调以小城镇为主和规划超前,占地过多,导致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超标准占地建房的现象也很严重。 中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在世界上也晕比较低的。现有耕地中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耕层浅的占26%,土壤板结的占12%,中低产田占 70%。假设现有土壤养分全部有效,在完全不施肥的情况下,氮素将在30〜60年内耗尽,磷需要60〜90年,钾需要380〜650年。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冇机质将加速分解,高薛地区的土壤肥力迅速下降,尤其是东北北部的黑土地。 (2)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5.68亿hm2雨养农田因水土流失和干旱贫瘠化为3.35亿hm2美国年均水土流失相当于分别损失氮、磷、钾肥纯量820万,6万和200万t,折合70亿〜180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67万km2,占国土而积的38%,毎年增加1万km2。年流失土壤50亿t,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其中黄土髙原最为严重,54万km2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达45万km2,特别是陝西省的榆林、延安,山西省的忻州、吕梁、临汾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区11.6万km2的区域内,土壤侵蚀模数大都在10 000t/km2 以上,陕西省的最大侵蚀模数为每年40 000t/km2,为世界之最。致使黄河泥沙含量达37.5kg/m3,也是世界之最。每年逝过三门峡下泄泥沙总量达16亿t,带走养分折合化肥纯量4 000万t,接近1993年全同化肥总产中的有效成分。黄河中下游河床成为世界著名的悬河。难怪美国学者巴尔尼惊呼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是中华民族的主动脉在大出血。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也加重了土壤的冲刷流失。 (3)石漠化 石漠化即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作用导致的土壤流失,使土层变薄,直至基岩裸露的过程。在山地和高原向平原、盆地过渡的地区和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尤其突 出。中国西南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喀斯特面积达39.6万km2,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地区,有岩溶县176个,水土流失面积共16.5万km2。其中贵州省的山地占国土面积的87%,石漠化土地正以每年933km2的速度扩展,广西西部个別县的喀斯特山地石漠化面积已达30%以上,许多农田因土壤流失殆尽已变成石窝,基本丧失了生存条件。云南省的石漠化而积也已达到4万km2。 (4)盐碱化 虽然黄淮海平原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盐碱地已明显减少,但西北干旱地区的盐碱地仍迅速增加,全国盐碱地的总面积仍有所扩大,1992年统计为760万hm2,比 1976年增加8.1%。其中新疆、甘肃盐碱化威胁耕地面积占30%〜40%,内蒙古河套平原中度到重度盐碱化耕地占50%。新增扩灌区往往发生次生盐碱化。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放弃休闲轮作,有机肥用量和绿肥面积减少,都是西北地区盐碱地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 (5)次生潜育化水稻土 由于排灌管现不当,在稻田50〜60cm 深处土层形成靑灰色的还原层,不利于水稻的生长。据统计,南力各省潜育化稻田而积达420万hm2,其中江西省和湖南洞庭湖区潜育化稻田面积占20%。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气候有增湿的趋势,连作稻田的次生潜育化问题有所发展加重。 (6)土壤污染 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农田有2 000万hm2,其中农药污染占耕地面积的 1/7。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检出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国际市场绿色壁垒阻挡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