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或北京或beijing
干热风气候区划 |
发布时间:2014-07-24 |
以干热风日数和过程次数作为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的主导指标,以年型发生几率为辅助指标,将我国北方麦区热风危害区划分为重区、 次重区、轻区和无干热风区。 I、重区:承包括黄淮海 II、次重区:包括黄淮海 III、轻区:包括黄淮海 IV、无干热风区:包括干热风重区、次重区、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 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近年来小麦干热风危害在部分区域呈扩大趋势,发 生次数增加,发生时段提前,发生程度加重。气候变暖对宁夏灌区春小麦干热风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961 —2004年44年间,平均每年发生站数由1991年前的21个站增加到45个站;发生时段由6月下旬末至7月中旬中期提早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次干热风天气过程中,14时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逐年上升,干热风发生程度加重。大津市近10年小麦干热风的年发生日数也较过去有所增加,多发时段集中在5月下旬。 应当指出的是,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温度、 湿度、风速组合的量值大小及其持续时问,也包括地形条件、水肥条件、小麦品种、生育阶段、生长状况及所处的农田环境等。因此,当气象条件达到干热风指标时,由于区域间其他因素的差异,小麦所表现的受害程度也会不同。如土壤长期缺水,小麦生长不良,易受干热风危害旦较重;抗逆性强、 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受害轻,反之重;生育期延迟,往往会加重危害;保水、 保肥的土壤,有防风林带的农田受害较轻,反之重。 |